首页 > 茶叶 > 三巨头对决2纳米:台积电计划2025量产 三星英特尔跟进
-
东西问丨郑奕: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
华为推出Petal出行打车服务:可用手表独立完成打车
三巨头对决2纳米:台积电计划2025量产 三星英特尔跟进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继今年6月首度公布2纳米制程路线图后,巨头进备受关注的对决电计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的高端制程量产推进时间表也于近日敲定。
公开报道指出,纳米台积电先进制程目前进展顺利,台积3纳米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划量升级版的产星3纳米制程将于2023年量产,2纳米则预计于2025年量产。英特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尔跟芯片制程,台积电2纳米首次采用全新架构。巨头进据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在此前的对决电计技术论坛上透露,相较3纳米制程,纳米采用新架构的台积2纳米制程芯片在相同功耗下频率可提升10%至15%,在相同频率下功耗能降低25%至30%。划量
值得注意的产星是,2纳米将是英特台积电工艺制程方面的一个转型节点。由于传统的架构工艺已经接近效能极限,台积电最大的对手三星、英特尔已经在3纳米上使用最新工艺架构,但或是出于保守考虑,台积电3纳米仍然沿用了传统架构工艺,这使得业内对台积电3纳米芯片的性能产生了颇多质疑。
而随着最新制程的时间表陆续敲定,业内认为,台积电将进一步拉开与三星、英特尔的差距。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台积电在2纳米制程上的转型发力如果成功,会将此前在头部客户积累上的优势进一步放大,这也意味着全球芯片制造市场的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加剧。
架构迭代的战略差异
虽然新架构的市场前景未明,但放弃传统架构,对执行业牛耳的台积电而言,或许只是迟早的事情,尤其是在三星、英特尔的步步进逼之下,旧架构的短板尤为凸显。
长久以来,芯片制造厂商在先进制程方面都采用了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架构,尤其是在台积电内部,FinFET的技术积累尤为成熟,这也助其持续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上保持领先。
但随着芯片进入5纳米范围以下,FinFET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一位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集成电路工作通电时内部晶体管会存在漏电效应。“传统上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管的间距降低这种影响,但当制程低到一个极限时,漏电的影响无可避免。”该负责人表示。
而在业内这个极限节点普遍被认为是3纳米,虽然台积电宣称通过技术改进很好地解决了漏电问题,但意图赶超台积电的三星已抢先做出改变,使用了新的全栅场效应晶体(GAAFET)结构,并宣布在2022年推出3纳米GAA(全环绕栅极晶体管)的早期版本,而其“性能版本”将在2023年出货。
“新架构还不算很成熟,台积电历来是稳扎稳打的风格,在3纳米策略上应该还是不想太冒进。但三星不一样,他们在5纳米上已经极大落后于台积电,想要赶超也只能放手一搏。”半导体产业分析师季维告诉记者。
季维表示,其实台积电一直在进行GAAFET的研发,并预备在2纳米上再从FinFET切换到GAAFET,这样在成本过渡上会更为合理,而在3纳米方面台积电也升级了相应的FinFET架构,依然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也的确为激进的制程策略付出了代价。由于新架构的良率出现问题,三星2021年中期宣布原本计划于2022年投产的3纳米芯片延期一年至2023年,与台积电几乎一致。因此,从结果而论,三星的抢跑计划并没有成功实现。
罗国昭认为,对手握苹果等众多一线厂商订单的台积电来说,产线和出货稳定性的优先级是高于技术创新的。这种稳定性也意味着,只有达到十足的把握,台积电才会在2纳米上采用新架构。
成熟制程仍是主流
虽然高精尖制程激战正酣,但对芯片市场而言,成熟制程仍是主流市场需求。
台积电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便是目前使用最先进5纳米制程的5G智能手机,也存在着非常多的成熟制程芯片,如各类传感器、音频、射频、电源管理等芯片。单台手机携带数量接近100颗,而其主要的制程工艺多在28纳米以下,有些甚至达到微米级。
“台积电和三星这些年的制程竞赛吸引太多了市场的关注。其实从需求层面来看,10纳米以上尤其是28纳米以上才是全球芯片产业出货量最高的产品。”季维表示,这一方面是需求决定,另一方面是高精制程的成本所决定。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报告指出,以采用FinFET工艺的5纳米芯片为例,其设计成本是28纳米制程的近8倍,而更复杂的GAAFET架构的成本则更高,而这只是芯片设计环节的费用。芯片代工厂商实际研发技术、建厂、买生产设备耗费的资金尚未计算在内。
“像很多行业一样,这种高成本的游戏注定只是头部几家厂商玩得起,大多数主流厂商仍会集中在市场的主流需求上。”罗国昭表示,以英特尔为例,其此前在7纳米上的研发虽然延期,但除股价波动外,营收与利润并未受到过多冲击,正是由于其10纳米及以上产品才是其出货的核心。
罗国昭表示,以此前缺芯最严重的汽车行业为例,最为紧缺的微控制器芯片生产主要采用8英寸晶圆,芯片的制程普遍在45~130纳米之间,这使得芯片市场除巨头外,对先进制程的热情并不会过多投注精力。
TrendForce最新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年增约14%,其中12英寸年增幅达到了双位数18%。而12英寸新增产能当中约65%为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因此预计成熟制程产能年增率有望达到20%。
三巨头决战2纳米
随着顶尖制程进入2纳米节点,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大芯片巨头也将迎来新的对决。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台积电2纳米厂二期扩建计划用地已经敲定,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动工;三星则在今年7月宣布,已开始初步生产采用GAAFET架构的3纳米工艺芯片,而2纳米GAAFET工艺的量产时间也同样定在2025年;英特尔方面此前则承诺到2025年重新获得芯片制造技术的领先地位,并将投产2纳米的时间目标定在2024年。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还发布了1.8纳米的时间表。据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表示,1.8纳米将比计划提前六个月推出,即在2024年底市场便能看见其动向。
季维此前向记者表示,如果英特尔能够如期推出1.8纳米制程,那显然将赶上台积电、三星的研发进度,甚至改变目前“双雄争霸”的竞争格局。TrendForc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其市场份额接近52.9%,而三星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7.3%。
但是,对于英特尔发起的挑战,罗国昭认为,芯片市场的反馈往往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而在英特尔此前在10纳米及7纳米上被台积电、三星拉开差距后,寻回客户的信任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赶上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在目前的全球代工份额上,英特尔还落后于联电、格罗方德等对手。”他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在罗国昭看来,台积电的优势已经建立,且这一优势建立在顶尖制程上。台积电2021年的财报显示,5纳米芯片的出货量占据了其总营收的20%,7纳米占据了30%。“这代表先进制程几乎占了台积电一半的营收,这个比例是很可怕的。”罗国昭表示,这意味着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与对手的优势不但很难缩小,而且可能进一步拉大。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台积电2022年下半年的资本支出还将大幅提升,明年或超过400亿美元,其中2023~2025年来自苹果、英特尔、超微、英伟达等大客户的3纳米晶圆代工强劲需求占主要部分。
在此背景下,台积电无疑仍牢牢把握着2纳米的优势。季维认为,在可见的未来,三星、英特尔暂时还无法赶超台积电,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一超两强的格局或将延续。
记者就纳米制程相关问题向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联系采访,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原文链接:http://wojvm.ecompcon.com/news/507c5399439.html
- 2025-11-15 09:56 彩星玩具(00869.HK)委任陈凯伦为执行董事
- 2025-11-15 09:45 国家能源局:我国能源发展趋势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要逐步减少
- 2025-11-15 09:45 财经TOP10|宝能系开启大溃败,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小壁虎,理想L9试驾再出事故!趣店再惹众怒
- 2025-11-15 09:45 13年重金属污染防治主业不稳:赛恩斯环保闯关科创板承压,对紫金矿业等大客户的依赖性埋下隐患
- 2025-11-15 09:42 乐普生物暴跌22%,单日蒸发100亿港元,乐普医药为主要股东
- 2025-11-15 09:37 “十元店”零售巨头遭沽空狙击!股价大跌10%,公司紧急回应:毫无依据!
- 2025-11-15 09:34 渤海信托转让嘉霖世纪实业49%股权,嘉霖集团接盘
- 2025-11-15 09:32 中信建投策略:部分消费明显改善,关注地产政策动向
- 2025-11-15 09:25 新闻观察:中东国家“苦美久矣” 寻求摆脱美国控制
- 2025-11-15 09:24 大悦城地产:上半年绝大部分投资物业平均租金单价同比下降
- 2025-11-15 09:14 全球天然气价格大涨,后市有望持续高位,多只龙头业绩预喜
- 2025-11-15 09:13 扎克伯格谈与苹果的元宇宙竞争:将决定互联网发展方向!生态开放VS封闭的较量,谁将胜出?
- 2025-11-15 09:10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温和衰退或损失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 2025-11-15 09:00 996之外,大厂年轻人又卷起了副业
- 2025-11-15 08:54 调查显示:近十年青海省中高收入农民工群体快速扩张
- 2025-11-15 08:51 国家能源局:到“十四五”末中国天然气储备能力有望在2021年基础上再翻一番
- 2025-11-15 08:50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
- 2025-11-15 08:49 借力24亿要约收购 中国城乡欲盘活碧水源“一潭死水”
- 2025-11-15 08:45 外交部:从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角度探讨中国的人权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025-11-15 08:42 国家能源局:2014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0%
- 2025-11-15 08:40 “狂热”的周鸿祎,能否打造出中国版“微软+OpenAI”?
- 2025-11-15 08:38 美议员称“中国试图渗透美联储”,外交部:被迫害妄想症,病得不轻
- 2025-11-15 08:37 沈阳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斌接受审查调查
- 2025-11-15 08:31 七旬老伯怒告:向银河源汇APP转账八万元后,被推荐员工拉黑,APP也登不上了?银河相关人士:假的,是诈骗!
- 2025-11-15 08:30 蓝色起源获美国航天局34亿美元月球着陆器合同
- 2025-11-15 08:15 全球时尚品牌,正在“争夺”中国年轻人!
- 2025-11-15 08:07 瑞信盘前涨超4% 即将更换CEO并进行战略评估
- 2025-11-15 08:07 二舅安安静静生活在小山村里,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尾
- 2025-11-15 08:04 全国足球领域教育整顿工作动员部署会在京举行
- 2025-11-15 08:04 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65万件!涉及哪些公司?
- 2025-11-15 07:40 农业农村部:完善生猪养殖市场保护机制
- 2025-11-15 07:39 联电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78.6% 晶圆出货量环比升4.3%
- 2025-11-15 07:31 箭牌家居(001322.SZ):拟推6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5-11-15 07:28 26家机构前瞻美联储加息 :24家机构预计大概率加息75个基点
- 2025-11-15 07:24 国家电投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5-11-15 07:24 美议员怀疑中国在美联储安插眼线,赵立坚:病得不轻
- 2025-11-15 07:21 自动化设备板块持续拉升
- 2025-11-15 07:19 华润“北进”:半年243亿重仓北京,能弥补上海损失吗?
- 2025-11-15 07:14 和信投顾:三大指数小幅调整 汽配、机器人、光伏等赛道股轮番活跃
- 2025-11-15 07:13 996之外,大厂年轻人又卷起了副业
- 友情链接
-